香港地方大典
Advertisement

維多利亞港Victoria Harbour),簡稱維港,位處於香港島九龍半島之間,為香港重要地理區塊。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中門;18世紀西方列強勢力進入中國時,被英國人相中有成為遠東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在鴉片戰爭後從清帝國中奪取香港,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建設香港,並做為基地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經濟和旅遊業發展。

歷史[]

香港可供發展的平地很少,因此自1841年開埠以來,政府多次集中在維多利亞港進行填海工程。1842年,皇后大道及雲咸街的興建造成大量沙石,為免搬運至其他地區存放,於是直接把沙石推進海港,擴大香港的發展面積。政府1852年展開的文咸填海計劃[1],是香港首次的正式填海工程,位置在今日上環文咸東街一帶,目的是將上環的發展面積進一步增加,以興建政府部門及港口設施,發展維多利亞城

後來,填海工程由原來的港島西,及後擴展至整個香港島九龍,以有利香港發展。中環德輔道、灣仔北、銅鑼灣尖沙咀東、啟德機場跑道、港澳碼頭、紅磡灣觀塘工業區、土瓜灣葵青貨櫃碼頭荃灣西九龍等重要發展地方,全都是填海造地得來。

香港為亞洲的重要港口之一,在20世紀初至1970年代,造船業亦十分發達。當時,香港擁有亞洲其中兩個最大規模的船塢,分別是位於鰂魚涌,由太古洋行開設的太古船塢,以及位於紅磡黃埔船塢。船塢僱用的工人數以千計,造船技術和出產船隻的排水量皆與日本齊名。然而,自1970年代起,香港的航運業開始衰退,地產業則開始起飛。兩所船塢分別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拆卸,其後在青衣合作開設香港聯合船塢,原址改建成住宅及商場,即今日的太古城與黃埔花園。

香港開埠以後,英國皇家海軍在中環設立海軍基地,其後命名為添馬艦,現時該地段已發展成新政府總部。1990年代中期,海軍基地遷往昂船洲香港由於是自由補給,又位於東南亞與遠東航道的中心點,所以在1997年香港回歸前,維多利亞港常有英國或美國軍艦停泊,1997年後亦有不少美國軍艦來補給。艦上官兵留期間,多到灣仔等地消遣。

命名[]

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清政府與英國簽署《南京條約》後,1861年1月英軍佔領九龍半島,4月將香港島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以當時在位的維多利亞女王命名為維多利亞港,在此以前,清朝文牘稱為尖沙咀洋面或中門。

地理[]

直至2013年的資料,維多利亞港面積為41.17平方公里,僅為原水域面積的59%,平均水深達12米。最深的航道是鯉魚門,深約43米,最淺的航道則是油麻地,約為7米。範圍東至鯉魚門,西至青洲青衣島南灣角汀九汲水門。維多利亞港潮差約1米。海港內包括青衣島青洲小青洲九龍石等島嶼,以及藍巴勒海峽硫磺海峽鯉魚門等水道。

水位[]

維多利亞港的水位上升高度最高的紀錄為3.96米,紀錄於1962年中度颱風萬達(Wanda)[2]間產生,惟此記錄被2017年的中度颱風天鴿打破。因全球氣候暖化、大型填海、珠江口流出的淡水和沉積物,以及南中國海的海流等,在1954年至2004年共50年期間,維多利亞港的水位高度合共上升12厘米,平均每年上升2.3毫米。而且在1987年至1999年期間,維多利亞港的水位更以每年平均22毫米的速度上升,升幅是全球水位上升速度的10倍。不過,在1999年後,維多利亞港水位急速下跌,至2008年才見底。近年,水位重拾升軌,逼近1999年的歷史高位。

維多利亞港在香港開埠之時頗為廣闊,因為當時兩岸都是天然的海岸線。在今日北角東部,直到1930年代還是一個海灘,而在1970年代時,即使在筲箕灣的碼頭,仍然會有人在岸邊游泳。然而,隨著都市的發展,使污水不斷排入海港裡,使海港受到極大的污染;加上維多利亞港兩岸不斷的填海取地,使海港內變得大浪和湍急。1980年代當香港政府草擬《玫瑰園計劃》時,曾建議把海港從維多利亞港外遷到青衣藍巴勒海峽南丫島外的博寮海峽,但未有成事。

交通[]

由於維多利亞港分隔香港島九龍半島,維多利亞港的交通對香港發展尤其重要。1890年代起,早已有渡海小輪往返維多利亞港兩岸。隨著香港經濟發展,維多利亞港的交通設施由原來渡海小輪發展至海底隧道,地下鐵路等現代化設施。

跨海大橋[]

維多利亞港上雖沒有橋樑橫過,但它的底下現時有三條過海行車隧道,分別是1972年通車的HK Route1香港海底隧道(紅磡海底隧道)、1989年通車的HK Route2東區海底隧道,以及1997年通車的HK Route3西區海底隧道。

早在1894年,香港正興建電車系統之時,香港政府便已經有興建跨海大橋的打算,以連接港島九龍兩岸。大橋上更包括電車系統,希望跨海大橋能成為香港的標誌性建築物。由於當年興建跨海大橋成本高昂,加上正值省港大罷工,以及影響維多利亞港船隻運行,故計劃擱置。

二次大戰過後,政府曾考慮天星小輪負荷問題,在1950年代重新研究跨海大橋計劃。當時建議中跨海大橋亦包括海底隧道方案,但因大橋破壞景觀而被擱置。後來,政府於1955年決定研究興建海底隧道可行性。直到196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興建HK Route1紅磡海底隧道,連接紅磡銅鑼灣。1972年8月,HK Route1紅磡海底隧道通車。

1976年,因HK Route1紅磡海底隧道擠塞情況未有改善,政府再度研究在鯉魚門興建大橋,連接香港島九龍東面,但其後因影響船隻航道及啟德機場飛機升降再度擱置,後來由HK Route2東區海底隧道取代。

跨海交通[]

現時的跨海交通有:

  • 渡輪服務
    • 香港小輪
    • 天星小輪
    • 新世界第一渡輪服務有限公司
    • 港九小輪有限公司
    • 富裕小輪
  • 海底隧道
    • HK Route1香港海底隧道(紅磡海底隧道)
    • HK Route2東區海底隧道
    • HK Route3西區海底隧道
  • 過海鐵路
    • 第1條過海鐵路:荃灣綫(接駁金鐘站及尖沙咀站一段)
    • 第2條過海鐵路:將軍澳綫(接駁鰂魚涌站及油塘站一段,與上述HK Route2東區海底隧道一同興建)
    • 第3條過海鐵路:東涌綫和機場快綫(兩綫使用同一隧道,接駁香港站及九龍站一段,與上述HK Route3西區海底隧道一同興建)
    • 第4條過海鐵路(興建中):沙田中環綫(過海段,接駁會展站及紅磡站一段。日後,將成為南北綫一部分)

跨海交通設施[]

現時的跨海交通設施有:

  • 碼頭
    • 中環碼頭
    • 港澳碼頭
    • 中國客運碼頭
    • 灣仔渡輪碼頭
    • 北角渡輪碼頭
    • 三家村渡輪碼頭
    • 觀塘渡輪碼頭
    • 九龍城渡輪碼頭
    • 紅磡渡輪碼頭
    • 天星碼頭
    • 中港城碼頭
  • 避風塘
    • 新油麻地避風塘
    • 銅鑼灣避風塘
    • 筲箕灣避風塘
    • 三家村避風塘
    • 觀塘避風塘
    • 土瓜灣避風塘

貿易[]

維多利亞港是國際上重要的港口之一,據政府紀錄,2006年抵的遠洋輪船及內河商船分別有39,040和190,820航次,海上運輸相當發達。早期,維多利亞港已被視為重要商港,直至後來海港西部的葵涌青衣貨櫃碼頭的興建,香港海運才逐漸離開維多利亞港中心地帶,轉而以旅遊和交通為主。現時,維多利亞港仍有不少貨船往來,中流作業及內河商船仍然十分頻繁。

葵青貨櫃碼頭[]

此章節的主條目是葵青貨櫃碼頭

葵青貨櫃碼頭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議會葵青區葵涌青衣醉酒灣,在維多利亞港西北部,是香港最主要的貨櫃物流處理中心,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吞吐量的貨櫃港口[3] 及華南地區第一大港。1992年至2004年,香港均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口。

葵青貨櫃碼頭佔地龐大,由葵涌青衣伸延至昂船洲一帶,共有9個貨櫃碼頭,24個泊位,可停泊最大型的貨櫃船。碼頭的全年總處理能力,超過1800萬個標準貨櫃單位。2006年,葵青貨櫃碼頭處理的貨物總量約為16,048千個貨櫃單位。

中流作業區[]

1970年代,貨櫃碼頭開始發展時,貨櫃碼頭可供集箱船隻所裝載的泊位不敷使用,班輪公司為減低船隻等候泊位所造成的損失,決定直接在貨船上分派貨櫃,在海中繫以浮筒或拋海通過躉船來進行裝卸集裝箱,利用躉船將貨櫃運送到附近的碼頭起卸,目的是要輔助貨櫃碼頭的角色,成為香港中流作業的雛型。

為方便將貨櫃船的貨物運送至九各地,香港在維多利亞港兩岸設置多個中流作業區。由於中流作業可將貨櫃船在市區部分碼頭直接進行起卸工作,無需經過貨櫃碼頭起卸,可避免路面上的交通擠塞或所泊位不足造成的延誤。現時,香港約有20%的貨物裝卸工作在繫泊或錨泊內的船隻上以中流作業的方式進行。

文化[]

渡海泳[]

香港在1906年起開始舉辦維多利亞港渡海泳,當時的渡海泳由尖沙咀公眾碼頭游往中環皇后碼頭,賽程長1600米。但由於海面交通繁忙令封閉海港困難,海港水質每況愈下,加上興建香港文化中心而封閉尖沙咀車站的鐵路碼頭,渡海泳在1979年停辦。近年政府稱東部已漸漸改善,於2011年起再度舉辦渡海泳。2011年賽事,改由三家村碼頭游往鰂魚涌公園。

龍舟邀請賽[]

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前身香港旅遊協會,曾在維多利亞港舉行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該活動始創於1976年,首屆於筲箕灣避風塘舉行,及後舉辦地點多於尖沙咀東及灣仔對開海面,每年均邀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的代表隊,吸引不少觀眾前往維多利亞港兩岸觀賞。

煙花匯演[]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舉行煙花匯演的主要場地。在跨年、農曆正月初二晚、回歸紀念日晚及國慶日晚,維多利亞港都會成為大型煙火匯演的舞台,每年吸引不少市民及旅客在維多利亞港兩岸欣賞。

幻彩詠香江[]

幻彩詠香江是香港的一個結合探射燈、雷射、LED燈等燈光效果的音樂匯演,由維多利亞港兩岸合共47座大廈摩天大樓及地標合作舉行,是香港旅遊事務署於2004年1月1日起的一個宣傳香港的旅遊項目,歷來吸引了逾400萬名旅客及市民欣賞。2005年11月21日,幻彩詠香江正式獲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成為全球最大型燈光音樂匯演。

保護[]

填海[]

香港由於平地少而山多,香港政府早年便已開始進行填海工程以擴展土地,海港面積不斷縮小。在1990年代以前,很少人會反對填海,在維港兩旁填海造地一直被認為是有利城市發展和保持香港區位競爭優勢的良策。填海使核心商業區面積擴大;深水海岸線長度增加讓碼頭、船泊停靠和貨倉運作更加方便;變窄的海港使水流加速亦有助城市廢水順利排出大海,故縮小了的維多利亞港仍可保持著其經濟與自然功能。

然而,隨著交通和環境日漸惡化、市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不斷提高,填海拓地開始引來反對聲音,不少香港人持續關注維多利亞港的填海計劃,並開展了不少保護維多利亞港的運動,最終促使《保護海港條例》在1997年6月於立法局最後一次會議通過,條例列明「海港須作為香港人的特別公有資產和天然財產而受到保護和保存」。

香港主權移交後,反對填海的聲音漸趨強烈。1998年,因為保護海港協會為首的多個環保團體的反對,逼使政府先後需要暫緩及重新檢討啟德添馬艦對出的填海工程。其後,部分團體及市民及曾就政府於灣仔北中環的填海計劃作出法律訴訟,直至2004年,終審法院就政府的灣仔北填海計劃判定政府敗訴;但在2005年,政府在中環的填海計劃上獲得勝訴。儘管政府在中環填海計劃獲得勝訴,但為避免再次引起訴訟,政府亦成立咨詢性的共建維港委員會,以聽取民間對於填海工程的有關意見。

今天的維多利亞港在多次填海造地後面積已大幅減少,但交通卻越來越繁忙,海浪因而比往日大,體積較小的船隻在海上航行會搖曳不定。

污染[]

維多利亞港的水質曾被長年忽視,其中以1970年代香港工業起飛對水質污染影響。當時政府仍未有措施監控工廠排出的污水,香港每天向維多利亞港排放約150萬立方米篩濾後的污水,其中有不少含有毒物質及重金屬的廢料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到維多利亞港,沉積在維多利亞港海底的污泥中。

缺德者亂拋垃圾到海中,船隻漏出的油漬等問題均是水質下降的來源。此外,充滿化學物的家居清潔用品經廁所排放到維港,特別是沙士事件時期,市民大量使用漂白水,致使海水中的氨含量偏高。

多次的填海亦是一個間接影響水質的因素:填海工程將海岸線修直,造成一些海水流量不大的死位,海港的收窄也減弱了潮水的沖刷能力,這些均造成維多利亞港上一度積聚垃圾及臭味。根據水質測試證實海水中的大腸桿菌含菌量偏高,氧含量偏低,容易令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窒息。

香港政府於是推行策劃性污水收集及處理系統,又推出「淨化海港計劃」以處理水質下降之問題。據環境保護署監察所得之數據,近年來雖然水質污染情況略有改善,但是仍需繼續改善維多利亞港的水質。政府一方面亦製作了不少電視宣傳片以呼籲市民不要將垃圾投入海港中,一方面則有部門負責檢拾海中的垃圾,及定期對水質進行調查。長遠方面,政府曾考慮過以導管將污水排出公海以減低維多利亞港內的水質污染。

圖集[]

Gallery
圖庫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上環中環西部沿岸開闢土地。填海計劃的名稱得名於當時就任的第三任督文咸。填海計劃分為兩期進行。第一期始於1852年,範圍包括文咸東街、蘇杭街及摩利臣街一帶;第二期始於1868年,範圍則包括文咸西街一帶。
  2. 即溫黛
  3. 最大吞吐量為新加坡
香港海峽Messina ast 2002165 lrg
現有 維多利亞港鯉魚門汲水門佛堂門馬灣海峽藍巴勒海峽硫磺海峽東博寮海峽西博寮海峽藍塘海峽雙四門螺洲門墨洲門赤門大赤門赤洲口塔門口龍鼓水道北長洲海峽香港仔海峽大嶼海峽担杆水道鎖匙門神削峽青洲瀝門仔紅石門黃竹角海橫門海直門頭沙田海三丫口大澳水道三洲門海膽口
已消失之海峽 官門海峽
已消失之海峽 爛頭海峽
Disambig為方便查詢,以下的重定向頁均會指向本頁:

維港尖沙咀洋面中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