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方大典
Advertisement

荃灣Tsuen Wan),古稱淺灣,19世紀中後期曾稱全灣,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議會荃灣區,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歷史[]

漢朝[]

據前香港市政局出版的《香港文物》,荃灣內的柴灣角街等地曾發掘到漢代文物。

南宋[]

傳說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至十一月南宋皇帝宋端宗由古瑾來到淺灣,當中一名曹姓大臣在橫過水潭時不慎滑倒溺斃,後人便將該潭命名為曹公潭以作紀念。[1] 十月或十一月元朝元帥劉深帶舟師到淺灣。

另外,史書曾經記載趙氏兩幼主為逃避元軍追擊,從土家灣逃往「淺灣」,但澳門沙梨頭旁邊亦有一「淺灣」,無證據確定究竟史書所指的「淺灣」是荃灣還是澳門沙梨頭。

清初[]

遷海前[]

清初,清廷追擊南明至荃灣,城門谷有南明李萬榮擁永曆年號,據針山山腳,築石城而守。

明末清初,荃灣已改名為荃灣約。後來有人改寫成全灣約,如《新安縣志》等。

復界後[]

荃灣舊時因海盜猖獗,曾稱為賊灣。而荃灣近藍巴勒海峽一帶,舊稱三百錢,因傳說經過該地時,需給三百過路錢,也是因為這些原因,加上商船到這水域在退潮時常常擱淺,還有當時還沒開發,商人必死無疑,所以對客家商人的忠告是「發達去金山,要死來荃灣」,這說法一直流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荃灣的水源來自大帽山的泉水,但山坑布滿有毒的馬錢草,加上瘧蚊為患,令居民腹瀉,發冷。

近年發展[]

1950年代,荃灣已經是香港紡織業中心,全最大的紗廠和染廠也座落荃灣,後來更帶動輕工業的發展。

衞星城市[]

  • 1961年,府刊憲宣布把荃灣發展成為新界第一個衞星城市,當時範圍遠至附近的青衣島葵涌荔景一帶。
  • 1963年,福來邨落成,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十個廉租屋邨之一,亦是荃灣區議會荃灣區首個廉租屋邨。
  • 1966年,從南約理民府獨立出來,成立荃灣區議會荃灣區,並由荃灣理民府管轄。
  • 1980年,荃灣大會堂啟用,成為香港第三個大會堂。
  • 1981年,荃灣區議會成立。屯門公路深井段通車。
  • 1982年,地鐵荃灣綫於5月10日正式投入服務,並取代觀塘綫直通尖沙咀站及中環站而成為主線。
  • 1983年,連接屯門藍地及荃灣柴灣角的屯門公路全線通車。
  • 1985年,葵涌青衣區議會成立,葵涌青衣正式脫離荃灣區議會荃灣區
  • 1990年,4月20日,於87年首季動工連接沙田的城門隧道通車。
  • 1998年,香港國際機場及大欖隧道落成啟用,由於鄰近機場和大欖隧道而間接加速荃灣的發展。
  • 2007年,如心廣場建成,高318.8米,是當時全香港第五高的樓宇。現時則是全香港第六高樓,但仍保持著全新界第一高樓的位置。
  • 2009年11月底,「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計劃」動工,連接港鐵荃灣西站及荃灣站一帶的行人天橋網絡,並延伸至荃灣東部關門口街及至西部的大涌道,2013年中啟用,成為全規模最大及最長的行人天橋系統。
  • 2011年9月16日 政府慶祝荃灣新市鎮成立50週年,在藍巴勒海峽舉行了歷時20分鐘的煙火匯演。
  • 2012年2月7日,鱟地坊露天小販市場最後一天營業,後於暑假期間拆卸重建,經重新規劃成有蓋的「鱟地坊小販市場」,於2013年啟用。但因使用率不足而被傳媒批評為浪費公帑。

命名[]

荃灣,古稱淺灣,據說[誰或什麼?]因此地海灣水淺而得名。淺灣亦屢見於宋朝、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填海錄》,《厓山集》,《宋史新編》,《南宋史》和《新安縣志》等。《粵大記》中淺灣的記載在「葵涌」以西。

地理[]

荃灣位於大帽山以南,西南面向藍巴勒海峽,為青衣島對岸,後借用作鄰近地方的名字。1950年代,荃灣面積約有 0.5 平方公里[2]。當時,荃灣西部的海岸線是在青山公路,而東部[3]的海岸線則約在沙咀道。填海之前,荃灣有一個海角名,名為沙咀,海壩村舊址、鱟地坊、大屋圍、部分福來邨也是在此海角之上。

港英政府為了發展荃灣,1950年代起在荃灣大規模填海,首次填海令柴灣角消失。荃灣的海岸線亦移至海盛路及楊屋道。1980年代,介乎德士古道及馬頭壩道之海域亦被填為陸地。

1990年代為了興建九廣西鐵的荃灣西站,快速公路荃灣路以西海旁,再次進行填海,多次填海令荃灣的海岸線拉直,藍巴勒海峽再度收窄,成為現今的模樣。

新市鎮[]

參見:荃灣新市鎮

荃灣市[]

在2008年,有不少摩天大廈及大型屋苑落成,所以估計現在不止以上此數。現時荃灣市最多人的地區,在象鼻山路以南,青荃路以北,海興路以東,德士古道以西,官方名稱為「荃灣中區」,東西行主幹道包括青山公路(荃灣段)、沙咀道、楊屋道,南北行主幹道包括德士古道、關門口街、眾安街、大河道、大涌道,其他主要街道包括川龍街、荃灣街市街、海壩街、兆和街。區內有街市:荃灣街市和楊屋道街市等。

區內有多個地鋪食肆群落,例如路德圍、沙咀道、三坡坊、四坡坊和大壩街等。區內亦有多個商業圈,包括港鐵荃灣站一帶的商業圈,位於港鐵荃灣站附近及沿大河道和青山公路荃灣段一帶,附近有多個購物商場;港鐵荃灣西站一帶的商業圈,位於港鐵荃灣西站附近及沿楊屋道一帶,附近亦有多個購物商場,;眾安街一帶的商業圈,沿眾安街、荃灣街市街和沙咀道一帶,鄰近荃灣城市中心一帶珠寶店林立,所以將眾安街、川龍街及沙咀道發展成一項本土經濟項目,並命名為荃灣珠寶金飾坊,附近設有購物商場。

荃灣的公共設施大多於市中心內,例如荃灣政府合署、荃灣公共圖書館、荃灣裁判法院、荃灣大會堂和仁濟醫院等。區內有兩大港鐵站,包括荃灣綫的總站荃灣站,以及西鐵綫的荃灣西站。而區內更設有兩個大型行人天橋系統,分別設於港鐵荃灣站附近一帶以及港鐵荃灣西站附近一帶,大河道和青山公路(荃灣段)的行人天橋系統已於2013年第三季落成開放,將荃灣現有的兩大行人天橋系統接駁來,形成一個大型的行人天橋網絡,成為全最長的行人天橋系統。

市中心[]

荃灣並不和同為第一代新市鎮沙田屯門般規劃有固定的「市中心」地帶。市中心範圍大約在港鐵荃灣站範圍,大涌道以東、海盛路及楊屋道以北、關門口街以西及青山公路荃灣段以南一帶。最重要的公共設施都在市中心範圍;荃灣政府合署位於荃灣站巴士總站旁、荃灣大會堂和沙咀道遊樂場等都在大河道旁邊,而大河道亦是連接幾個重要交通設施荃灣站和荃灣西站的道路;至於主要商業區,川龍街和眾安街一帶由於以售賣金飾店成行成市而得名「荃灣珠寶金飾坊」,此外還有鱟地坊的小販市場;以及後來的大型商場和商業大廈如荃灣廣場、如心廣場、荃新天地、有線電視大樓等。交通設施有地鐵港鐵荃灣站、大型巴士總站、公共小巴等。新市鎮開發早期,連青衣葵涌徙置區居民的購物、商業和娛樂活動都是在荃灣市中心。


屋邨、屋苑及屋村

本段落之內容不適用於唐樓Logo of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

圖集[]

Gallery
圖庫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丁文著,《香港初期史話》,北京出版社,1958年,頁13。
  2. 只計荃灣市中心
  3. 木棉下鹹田一帶
香港已消失海灣
香港島 灣仔銅鑼灣鰂魚涌筲箕灣愛秩序灣白沙灣 (港島)柴灣小西灣鋼綫灣瀑布灣田灣雞籠灣石排灣 (港島)
九龍 荔灣長沙灣 (深水埗區)紅磡灣大環土瓜灣牛池灣觀塘灣
新界 牛頭灣小蠔灣打水灣竹篙灣狗虱灣牛角灣鑊底灣石環南環青衣灣稔灣荃灣爛泥灣 (西貢區)散石灣蝦螺灣灰窰灣廟灣虎地灣長沙瀾樹糧灣上流灣深灣 (赤鱲角)
Disambig為方便查詢,以下的重定向頁均會指向本頁:

淺灣荃灣約全灣約完灣團灣月兒灣灣全灣荃灣市荃灣市中心荃灣中約
Advertisement